壮族歌仙“刘三姐”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为纪念,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唱山歌,歌圩就此形成。”三月三“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古代,人们在这天要在河边洗涤,目的在于卫生与保健,后来演变为在水边饮宴,郊外春游的节日。
编辑搜图
节日习俗
唱山歌
壮族人以歌会友,以歌传情。阿哥阿妹出口成歌,含蓄,比拟丰富,尤其是高腔诗蕾,响入云霄,唱出了壮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甜蜜。
绣球传情
绣球是广西壮家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和吉祥物。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很精巧,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青年男女在歌圩上通过唱山歌从认识到加深了解,阿妹看上了哪个后生,就把绣球抛给他。
编辑搜图
五色糯米饭
壮族三月三季节美食,有5种颜色。取枫叶、黄花汁,、红蓝草、紫兰藤等原生态植物汁液与糯米浸泡,用传统手工技艺煮熟之后即可,寓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
编辑搜图
抢花炮
抢花炮"运动,每年庙会燃放三枝花炮。
第一炮:命名为"发财炮",得炮者当年财运来到,生意一定兴隆,红火。
第二炮:命名为"添丁炮",得炮者爱人当年定能怀上男孩。
第三炮:命名为"如意炮",得炮者当年生意、生产、生活各方面顺顺当当、天随人愿、万事如意。
打扁担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编辑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