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小兽
去年年末,国产电影质量成为了一个舆论风口。而春节档所谓的“四大种子”也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威力,整体质量不佳再次成为了一个热点。随着《了不起的菲丽西》和《爱乐之城》的陆续开画,春节档也步入了尾声。
尽管表面看来,年的春节档以34亿票房收官,比上一年度增长10%,但扣除在线票务服务费和低价补贴的强拉因素,院线对年春节档的实际收入并不满意。
同时,在春节档整体质量不佳的情况下,《大闹天竺》更是以豆瓣3.9分成为焦点。尽管截至目前仍然取得了近7.5亿的票房收入,但这其中因王宝强离婚案,对王宝强的同情分占了多大的比例未为可知。但作为猫眼重磅打造的一部春节档的电影,其初终应该不会只是票房收入方面的诉求。
《大闹天竺》应该是一个样本,是互联网公司进入电影上游产业各种不适应症的一个写照。
1
集体“赶考”的互联网公司成为烂片的“胎盘”?
中国电影票房市场在近两年实现了飞速的增长,而在线电影票务平台也随即搭上了“顺风车”,开启了疯狂扩张的模式。从年的40%占比仅用一年时间就达到了75.7%。年更是出现了“十张票,七张来自APP”的口号。
在线票务渗透率的提高,似乎宣告中国电影市场传统票务模式发生更迭,而电影市场近乎50%的年增长率,也迅速让互联网公司特别BAT开始强力布局整体产业。
自年底,阿里巴巴以收购文化中国的方式成立阿里影业,并以出品方参与投资《亲爱的》、《心花路放》等影片受到业内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