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后读书时,校园专门编辑一首歌关于三月三的,歌词现在已忘记了。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盛大的节日,年入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早是由民间自发的活动。
“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这又是每年一度的“三月三”节日了,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蓝草,黄饭花或黄栀子,枫叶,紫番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五颜六色的糯米饭,有人说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寓意。
还有绣球传情的说法,歌吁的是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接成一个球形,每一片花瓣都代表着一年的某一个月份,上面都绣着有当月的花卉,有些是方形,有些是多角形等,都有些不同的意义,球内装有豆栗或者是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三月三”这一天姑娘们可以把绣球抛给心仪的小伙子,小伙子对姑娘也有情义,就可以接受过娘的绣球。
对歌谈情也是“三月三”歌吁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圩师的提点点下,对中意的姑娘对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得对象,便起歌,见歌,邀请歌等,若女方有意就应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有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里的绣球赠与意中人,小火子们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这就是所谓的定情物,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逐订秦晋之好。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组织的活动也有不一样,有些地方会有抢花炮之类,也是有不同的意义,抢到花炮的来年的“三月三”还需要还花炮等等,这就是广西“三月三”的节日风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