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3830-1.html四月份的尾巴,吃艾馍(一些电商平台上叫“青团”)的季节走到尾声。清明节回老家,到娘家的第一件事,是跟我弟说做艾馍,我要带回去解一年的相思之苦。是的,没错,一年中只有4月这短短3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吃到这么新鲜、清香、正宗的艾馍(称清明果,江浙一带也叫青团,每个地方的叫法略有差别),这个季节山上的艾草长势正旺、青翠欲滴,正是最鲜嫩茂盛的时候,太早,艾草还太小,不容易采摘而且艾草的营养尚未达到全盛时期;太晚,艾叶变老做出来的艾馍口感不好,所以,错过就要再等一年。说做就做。第二天一早,就和弟弟妹妹开始做准备工作:挑选上一年最新收获的花生、芝麻、黄豆,一起放入锅中不断中小火翻炒,炒至花生和黄豆色泽金黄而不带一丝焦黑、芝麻暴香扑鼻就可出锅,和甘蔗汁红糖一起放到破壁机里磨成细粉,内陷就做好了;从芭蕉树上割下芭蕉叶,热水反复洗净,剪成四五厘米左右的方形备用。把头天老婆母们(我们家乡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头天在山上采摘回来的艾草(是香艾,而不是臭艾。臭艾其实不是真的臭,只是没有香艾那种扑鼻的艾草香)嫩叶反复清洗,放到农村特有的大锅里煮,直至煮烂。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步骤,也是我们那艾馍区别与其他地方的特殊做法秘密——农家自己烧制的植物碱水,我们用的是姑姑上一年用艾草枝叶烧制出来艾草灰制作出来的碱水——用七八十度的热水浇入艾草灰里,用纱布过滤出来的水,就是艾草碱水。在煮艾叶的时候倒入碱水,据说可以使艾叶容易煮烂,同时这样的碱水是天然的防腐剂,可以延长艾馍的保质期。鲜嫩的艾叶煮烂后,倒入适量糯米粉不断地揉,揉到糯米粉完全变绿、糯米团里的艾草完全揉化看不到一丝艾草丝为止(此处需要大力士出场,弟弟义不容辞闪亮登场)。这时候才进入正式包艾馍的流程:揉好的糯米粉掐出鸡蛋大小的量,双掌肉圆,开口,放入早已准备好的馅料,封口,再揉圆,稍微轻轻往下压(不用压很扁,软糯的糯米粉蒸熟后会自动下塌一些),用裁剪好的芭蕉叶垫在下面,放进蒸锅的笼屉里上蒸,十多分钟就可以出锅,艾馍青青胖胖圆嘟嘟的身影就在一阵白色的蒸汽中若隐若现。随着一股浓郁的艾草清香沁入心鼻,趁热一口下去,首先感受的是唇齿间接触那青色外皮后的Q弹软糯,就着丝丝艾香再咬一下,舌尖触碰到的,是由花生、芝麻、黄豆、红糖混合炒熟后研磨成细粉做成的内陷,花生的酥、芝麻的香、黄豆的粉、红糖的甜,混合成一种特殊的香甜,融化在嘴里,整个人仿佛置身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酥了。我走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地方的艾馍,最喜欢的那种,还是故乡的。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味道,叫舌尖上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