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各界导报」
今
日
腊
八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春节的序幕
浓浓的年味
从一碗浓稠的粥蔓延开来
拆被褥、蒸馒头、炸丸子
祭灶王、扫房子、买年画
贴对联、挂灯笼…..
要过年啦!你准备好了吗?
在中国的北方
每逢腊八这一天
家家户户都要
做腊八粥祭祀祖先
合家团聚之时也会一起食用
热乎乎、甜滋滋
为新年讨个好彩头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据《燕京岁时记》记载: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我们常说
十里同乡不同俗
中国华北大部分地区
在腊月初八这天
有用醋泡蒜的习俗
叫“腊八蒜”
在陕西关中一带
一碗腊八面是他们的馋
面条拉扯成长条
放入红豆熬的汤
萝卜、豆腐、鸡蛋肉的臊子
“吱—啦—”一声
满屋浓香弥漫
面条细长,情深意长
青海西宁腊八节吃麦仁饭
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
与牛羊肉同煮
加上青盐、草果、苗香等佐料
经一夜文火煮熬,即可食用
“腊八豆腐”
则是安徽黟县民间风味特产
在春节前夕的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
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
腊八节为什么又称
“感恩节”
作为唯一一个
以日期命名的传统节日
腊八节因其丰富的内涵
又被成为“感恩节”
《礼记·郊特牲》记载:
“天子大蜡八。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意思是说,天子非常重视每年十二月的腊祭,要聚集这一年的各项收成,祭祀保佑农事丰收的各方诸神、天地万物,是中国人仁义之心最极致的体现。
一年一度的腊祭
既是感恩这一年的好收成
也是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
而将腊祭的日子
固定到十二月初八这一天
则要等到南北朝时期
当时佛家文化中
流行这样一个传说
过了腊八就是年
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经过了六年苦修,日食一麻一麦,身体变得极度虚弱。
这一天,他饿倒在地。一位路过的牧羊女看到后,挤出牛乳,配上糯米杂粮,熬了一碗乳糜喂他吃下,这才救活了过来。
释迦牟尼醒来后为报大恩,发愿修成正果,普度众生。“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七七四十九天之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然开悟,成就佛陀金身。
而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
后人将佛成道日
与腊祭之日合二为一
这才形成了
传承近两千年的腊八节
“感恩”
也成为腊八节最重要的内涵
今日也是第二个
“中国人民警察节”
感恩家人温暖、朋友相伴
也要致敬人民警察
感谢他们
为我们遮风挡雨、披荆斩棘
腊八节快乐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腊八节在这片土地上
生生不息地传承着
如今它虽不如往日热闹
但它早已积淀成
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
“腊者,接也”
寓意新旧更替
旧年将尽,新年将至
再寒冷的冬天也有尽头
再难熬的日子也有终点
历经翻滚磨难
终成一锅“和和美美”的腊八粥
一家一粥一香甜
一年一岁一团圆
愿粥常温、岁月长安
愿我们在人世间的这口瓦罐中
慢慢“煨熬”着
直至岁月的小火
褪去我们的涩重
绽放内在的能量
散发出香甜的幸福